谈学生会的建设

学生会应该怎样组织,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。

拿我自己来说,在权益部工作的几个月时间里,我也没能把握好“效率”与“凝聚力”的平衡。有一些权益部的同学在新任监事会的调查中投诉,说工作起来就像一架机器,没有什么动力。我承认,作为一个干事,我没能成功地激发起同学们的工作热情。我应该为此负责。

所以,新任学生会应当避免重蹈覆辙。在昨天演讲会的质询环节中,几位主席和新任监事会的同学都提到了学生会的组织问题,可见大家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。

接下来我想谈谈我的一些感想。


首先,我认为在学生会中采取干事会这一制度并无不妥。干事会制度是指,在部长的领导下,由几位干事组成干事会,部门的重大决策由干事会作出,而决策则由干事们分管的办事处落实。根据我的经验,半个小时的干事会足以解决一周之内收到的各种投诉和提案,所以它的行政效率是很高的。干事会受到的最多的批评,是它将非干事会成员排除在决策圈外,降低了他们的工作热情。我们现在已经认识到了这一弊端,所以我认为在下一届学生会中,干事会可以采取轮换制度,即每周都让不同的非干事会成员出席干事会并参与决策。

我们没有选择部门全体大会这种决策形式。因为我们很难协调各位部员的时间,而且全体大会的召开时间过长,既会影响与会同学的课余生活,又会降低工作效率。


其次,关于人员冗杂的问题。权益部在创立之初拟招收10位新部员,但是后来的情况表明,我们高估了权益部的工作量,这也导致了部分部员无事可做。例如,在出现突发情况时,基于工作效率的考量,往往是干事们自己落实工作,而没有把任务分派给其他部员。我承认,过低的工作量是部员们“无存在感”的一个重要原因,在此我向这些同学道歉。

因此,下一届学生会应该尽量精简部门,在招收部员时要慎之又慎,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。


另外还有信息公开的问题。权益部没有定期向同学们报告工作进度,所以有一些同学认为权益部怠工或者信息发布不及时。这里我要讲一下我们的考量。有一些没有涉及到全体同学利益的提案,我们没有向同学们公布,因为这些提案或是涉及到提案者的隐私,或是公布后会造成负面影响;但是,对于涉及全体同学利益的提案,我们一直坚持公布工作进度,比如新书院的建设和新宿舍的布局。大家登录Moodle后查看学生会的版面,可以看到权益部的工作近况。

尽管如此,权益部在信息公开方面做得还很不够。希望下一届学生会能够探索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信息公开方法,比如通过微信公众号公开信息。


最后,我要谈谈两个重点问题,一是如何处理与学校的关系,二是如何保持同学们的工作热情。

在对学校的态度上,有很多同学认为权益部太软,有很多投诉最后没有回音。但是,我认为在某些时候妥协是必要的,这并非是对同学的不负责任,而是顾及到更长远的利益。比如,去年期末的搬寝事件,在大多数同学都不同意搬寝的情况下,学校坚决不肯让步,怎么办?有一部分同学甚至提出要采取积极不合作态度。我当时考虑了很久,联想到不久前的占领中环和太阳花学运,认为我们不应该采取如此激进的方式与学校对抗。如果我们的所作所为让学校永久地失去了对学生会和同学们的信任,这就是堵死了未来发展的通道,学生会的路会更难走,我们学校的路也会更难走。最后我们妥协了,但是我们并不改变我们对这一件事的看法,即搬寝是不必要和不合理的。在这一次事件后,学校也开始在决策前收集同学们的意见,比如新宿舍应该如何布局。

我们必须接受以下现实:在政治博弈中,双赢是最优解,然而它的前提条件太苛刻,几乎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;更多的是妥协,这是一种次优解,虽然我们没有达到当前目标,但是仍然可以在未来继续争取;最可怕的结果是零和,伴随着一方的获利必然是一方的受损,而且出现零和博弈后双方失掉了继续谈话的基础,他们将会走入不信任和不妥协的泥潭。

然后,关于如何保持同学们的工作热情。昨天的演讲会上,几位主席团候选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,要改变学生会的架构,并且建立起一套考核机制。我很赞同这两个承诺,但是我在如何落实这两个承诺上保留我自己的意见。

比如,有同学提到,不同的部门之间应该有人员流动机制,单一部门不应该独自承担某项活动的策划和组织等。在我看来,如果部门之间的人员开始流动,将会给管理者带来很大的不便——分工的好处就在于权责分明,谁应该在什么时间之前完成某项事务,向谁汇报,这些都有严格的规定,而人员流动则破坏了这种分工,并且也使得上下级之间很难形成默契。所以我们不应该想方设法破坏分工,而是努力使分工更加人性化。另外,部门之间的协作需要主席团协调,成本很高,因此不应该成为一种常态。

至于考核机制,很多候选人都知道如何“罚”,但是不知道如何“赏”,尤其是不知道应该采取物质奖励还是精神奖励的形式。我认为物质奖励会令学生会的性质发生变化,使它从一个为学生服务的机构,转变成一个人人各取所需的名利场,这恰恰是内地学生会的通病——你干得好,你职位高,你的GPA就会涨几个百分点,你考研就会有加分,你出国就会有更多的机会。问题是,我在学生会工作出色,跟我的学习有什么关系?为什么到头来要给一个名不副实的奖赏?所以,精神奖励是唯一出路。然而,学生会的地位不提高,同学们不重视学生会,精神奖励到头来也是徒有虚名。在采用精神奖励的同时,新任主席还应该努力提高学生会的存在感。


以上就是我的感想。这里我要感谢那些跟我一起共事的同学,没有他们,我一件事也无法完成;同时我也要对那些受了委屈的同学说声对不起,我没能达到你们的期望,我非常抱歉。希望下一届学生会能吸取我的教训,把各项工作越做越好。

无极 魏

About 无极 魏

一点浩然气,千里快哉风。

guest
2 评论
oldest
newest most voted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
芒夏
6 years ago

此处极有道理,也是我为何非常反感周楷程竞选人“为学生会成员提供GPA加成和提供出国机会”的提议,这反映出的是他没有对学生会的性质有正确的认识。

Max
Max
6 years ago

文章对于部内组织问题和处理同学校的关系是很有道理。权益部一直以来谨慎、冷静、客观的作风也是有远见的,值得新一届部门继续延续。文中提到的各种经验教训,应该能够在新一届权益部的工作初期及早避免,让效率、凝聚力平衡。

有几点个人想法我希望做一些补充:
1.在权益部受理问题的程序方面应该更有规范,同时也应该更灵活。要避免投诉无人受理或者受理草率的问题。受理作出反馈的程序也要更明确,时间不能拖得太长。
2.权益部应该更加积极一点提出问题,主动进行调查和做报告。
3.需要和监事会加强联系。一些或许不一定适合立即公开的信息,权益部应在监事会进行报备,而非将信息控制在执委会内部。这样有助于监事会对权益部的工作进行更客观评估,某种程度上也分散权益部的工作压力。在信息公开方面,也可以通过定期向监事会报告对同学们释疑。
4.在受理意见及投诉过程中,需要更大程度上将投诉的同学加入过程中。相关同学们希望对事件过程有更清晰的把握,而不只是提出意见和接受解释和结果。倘若同学们能和部员一起在合适的情况下参与事件进程,即便最终结果不一定令人满意,也会更有助于矛盾的缓解。

权益部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部门,需要部内和普通同学们给予更多的耐心。